《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稿约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显微外科学专业学术刊物,是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的会刊。本刊以广大显微外科医师和应用显微外科技术的相关学科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显微外科学和相关学科开展显微外科技术研究的领先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以及对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显微外科临床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被国内所有检索系统和数据库认定为其来源期刊和收录,被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和JST China收录。本刊多次获奖:①2次获中国科协优秀学术期刊三等奖。②多次获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③连续四届获广东省优秀期刊。④本刊被评为广东省科技期刊优秀编辑部。⑤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审读中获“论文设计与统计优胜奖”、“法定计量单位优胜奖”和“参考文献优胜奖”等多个奖项。⑥2015年广东省精品科技期刊。⑦我刊编辑部主任汪华侨教授2019年荣获广东省科技期刊“金编奖”。本刊年度收稿平均640篇左右,刊登率低于35%。正常情况下,审稿周期为0.5~2.0个月,刊登周期为4~8个月。
在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CSTPCD)提供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总被引频次排序中本刊一直位居列前列。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16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本刊2013-2016年核心影响因子连续4年在外科类综合期刊中排名第1(分别为1.9、2.354、2.380),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列第31位;核心总被引频次2259,在外科类综合期刊中排名第5,在2 008种中国科技科技核心期刊中列第310位。本刊2017、2018年核心影响因子为1.731和1.619,在外科类综合期刊中均排名第3,核心总被引频次2 111和1 973,在外科类综合期刊中均排名第6。作为双月刊,这些引文指标表明本刊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其学术水平在全国医学期刊界处于先进水平。
一、征稿范围
本刊欢迎显微外科及骨科、手外科、整形外科、神经外科、颌面外科、血管外科、器官移植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微创外科、关节外科等与显微手术有关学科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应用解剖、临床论著、实验论著、学术争鸣、临床体会、临床教程、病例报告、综述、讲座、会议(座谈会)纪要以及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的稿件,诚征专家述评及专论稿件。
二、对稿件的要求
1.基本要求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不接收纸质来稿,稿件需经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学术期刊出版服务平台或中华医学期刊网)投送。其程序为先登录网页“申请成为作者”,注册为作者后选择目标期刊,阅读本刊稿约,下载并填写《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投稿介绍信》和《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授权书》。稿件需经作者单位主管学术机构审核并盖章寄至本杂志编辑部,对于无《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投稿介绍信》和《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授权书》的稿件,本刊不予受理。取得稿件编号视为投稿成功。
论文正文要求1.5倍行距,注意上下角标符号、斜体等。大小写、拉丁文、希腊文应明确。如涉及保密问题,需附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发表的证明。切勿一稿两投。投稿时必须注明该文稿是否已在非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交流过,或已用其他文种发表过(需征得首次刊登期刊的同意方可投稿),此三种情形不属于一稿两投。
下列材料须寄至编辑部:①文章伦理批件和基金项目批文复印件。②版权转让授权书。
文稿应具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和逻辑性。要求资料真实、可靠,数据准确,必要时应进行统计学处理;文字精练,层次清楚,打印工整、规范;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论清晰。论著、综述、讲座类文稿,字数(含图表)一般不宜超过5 000字;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应用解剖类文章需附400字左右的”四要素”结构式中文摘要、800~1 000个实词的”四要素”结构式英文摘要;临床体会、病例报告类文稿,一般不宜超过1 500字。
2.文题 力求简明、醒目,能准确地反映文章主题。中文题名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最好不设副标题。尽量不使用缩略语。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5个实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
3.作者署名 作者排序应在投稿前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定,在投稿后不应再作改动,确需改动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以及所有作者亲笔签名的署名无异议书面证明。作者应同时具备以下4项条件:①参与论文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分析与解释。②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③能按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对学术问题进行解答,并最终同意论文发表。④除了负责本人的研究贡献外,同意对研究工作各方面的诚信问题负责。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者也不宜列为作者。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在投稿时向编辑部提供相应证明材料。集体署名的文章于题名下列署名单位,于文末列整理者姓名,并须明确该文的主要责任者。通信作者一般只列1位,由投稿者确定。如需注明学组(协作组、专家组)成员,则于文末参考文献前列出其成员的姓名及单位。题名下中文作者的姓与名之间不空格。
4.摘要 本刊从2020年起,除临床体会、病例报告、述评、评论、会议纪要类文稿外,所有文章均需要撰写中、英文摘要,中、英文摘要须要按结构式摘要格式撰写。摘要应采用第三人称,内容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结果部分应包括关键性或主要的数据。摘要中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中文摘要可适当简略、扼要一些(一般在400字以内),英文摘要内容可相对具体一些(一般在800~1 000个实词),以适当增加英文信息量。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全部列出,用汉语拼音,不使用缩略名,而采用全称)、单位名称(全部列出,且与作者一一对应)、所在城市名和邮政编码及国名。
5.关键词 论著类文稿需标引4~6个中、英文关键词。应尽量从MeSH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eutrez/guery.fcgi?db=mesh)中选取,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排在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还原为全称。各个关键词之间用“;”分隔。
6.医学名词 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第二版各学科规范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中药应采用正名,药典未收录者应附注拉丁文名称。有关名词英文缩写参阅《在本刊发表的论文中可直接使用的英文缩写名词》。
7.图、表 原稿中图、表集中附于文后,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和排版,编码可手写于图上,请勿合成于图中。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用计算机制图者应提供激光打印图样。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表若引自他刊,应注明出处。电子版投稿图片建议采用JPG格式,分辨率不要低于350 KB。图表说明性文字要求双语种,先出现中文,后出现英文。包括:图题、表题、图说明、表注。
8.计量单位 执行GB 3100/3101/3102—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所有部分)量和单位》的有关规定,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出版)。
9.文字和标点符号 严格执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10-31)》和新闻出版总署2010年12月24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以及1992年新闻出版署、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以1986年10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布的《简化字总表》和1988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准。中文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英文使用英文的标点符号(半角)。数字的“小数点”使用英文状态下的标点“. ”(半角)。文后参考文献中著录符号应用英文状态下的符号著录。
10.数字 执行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
11.数字出版信息 标注数字对象标志符(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DOI)。DOI可标注于中英文基金项目下方,以“DOI”作为标志。除转载和消息类稿件外,其他文章均需标注DOI。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各期刊编辑部为决定刊载的论文标注DOI。本刊DOI编号一文一号,尾号按文章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如遇到预发表等连续编码不可确定的情况,将往后跳码。
12.统计学方法 尽可能详细描述,建议补充有关统计研究设计、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等具体要求。 ①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1-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的有关规定,统计学符号一律采用斜体。②研究设计:应告知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方法。③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用(Mean±SD)表示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不再使用(χ±s)。用M(QR)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统计表时,要合理安排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用统计图时,所用统计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相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④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⑤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应写明所用统计学方法的具体名称,统计量的具体值;在用不等式表示P值的情况下,一般情况下选用P > 0.05、P < 0.05和P < 0.01表达方式,无需再细分为P < 0.001或P < 0.0001。当涉及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应再给出95%可信区间。
13.参考文献 执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不包括已被接受的待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请勿作为文献引用,确需引用时,可将其在正文相应处注明。日文汉字请按日文规定书写,勿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全部著录;超过3人可以只著录前3人,后依文种加表示“,等”的文字。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国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缩写形式,缩写名后不加缩写点;不同作者姓名之间用“,”隔开,不用“和”、“and”等连词。题名后请标注文献类型标志。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参照GB 3469-1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可以采用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推荐的NLM′s Citing Medicine(http://www.ncbi.nlm.nih.gov/books/NBK7256)中的格式。中文期刊用全名。对于有文献DOI号,可著录在该条文献最后。本刊从2020年开始,参考文献要求全部双语,中文参考文献后须加上英文。文献书写格式举例如下:
期刊:[序号]作者(3位以内全部写出,每个姓名间加逗号;3位以上时只写前3位作者,后加“,等”;西方作者姓在前,名缩写在后).文题[J].刊名[中文期刊用全名,英文按《医学文献索引》(Index bledicus)格式缩写],年份,卷(期):起页-迄页.DOI.
书籍:[序号]作者.书名[M].卷(册)次,版次(第l版可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年份:起页-迄页.或:[序号]作者.文题.见:主编者,书名[M].卷(册)次,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年份:起页-迄页.
举例:[1]顾立强,朱庆棠,汪华侨. 显微外科血管吻合新技术专题座谈会专家意见[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4,37(2):105. DOI:10.3760/cma.j.issn.1001-2036.2014.02.001.
Gu LQ, Zhu QT, Wang HQ, et al. Expert opinions on new technique of microsurgical vascular anastomosis. Chin J Microsurg, 2014,37(2):105.
[2]Shen ZL,Alfred B,Robert H,et al. A Schwann cell seeded in trinsic framework and its satisfactory biocompatibility for a bioartifical nerve graft[J].Microsurgery,2001,21(1):6-11.
[3]朱家恺. 显微外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3-236.
Zhu JK. Microsurgery[M]. Beijing: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008:123-236.
同一篇文章中参考文献序号连续编号,不允许文章中各章节后的文献重新编号。
14.基金项目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为国家或部、省级等基金或攻关项目,应予注明并附有关基金项目证明复印件。项目名称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若为多项基金资助应按论文受资助经费大小按顺序列出。如有临床试验注册号,应排在基金项目下面。
双语著录,中、英文分别置于中、英文摘要关键词下。
示例:(1)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3CB532002)
Fund program:National Key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973 Program)(2013CB532002)
(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269)
Fund program: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30271269)
15.医学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 须遵循医学伦理基本原则。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订的伦理学标准。提供该委员会的批准文件(批准文号须著录于论文中)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
16.临床试验注册号 临床试验注册号应是从WHO认证的一级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获得的全球唯一的注册号。临床试验注册号如有,应排在基金项目下面。以“临床试验注册”(Trial registration)为标题(字体、字号与摘要的其他小标题相同),写出注册机构名称和注册号。前瞻性临床试验研究的论著摘要应含有CONSORT声明(Consd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http://www.consort-statement.org/home)列出的基本要素。
三、稿件处理
1.审稿与退稿 本刊实行以同行审稿为基础的三审制(编辑初审、专家外审、编审组终审)。审稿过程中保护作者稿件的私密权。若作者收到本刊编辑部稿件回执后3个月内未收到稿件处理情况通知,系稿件仍在审理过程中,作者可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向本刊编辑部查询稿件处理情况,作者如欲改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作出说明。切勿一稿多投。本刊对不拟采用的稿件将用在网上发出退稿通知及简单的退稿意见。若对稿件处理有不同意见,作者有权申请复议,并提出申诉的文字说明。
2.稿件退修 经审核初步拟定刊用的稿件将向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发出修改通知,作者在按编辑部提出的修改意见整理后,请再通过投稿系统上传修改稿。
3.作者对来稿的真实性及科学性负责 依据《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本部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期1个月未上传者,除有特别要求外,视作自动撤稿。凡论文涉及学术不端的按《关于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发表后撤稿的推荐规范》执行。
4.知识产权 来稿一经录用,由作者亲笔签署论文专有使用授权书,该论文的专有使用权即归中华医学会所有;中华医学会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网络出版等其他方式出版该论文。未经中华医学会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
5.对于一稿两投的处理 本刊谴责并抵制一稿两投甚至多投行为,一经发现将立即退稿。一旦发现一稿两刊,将作如下处理:①刊登撤销该论文及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并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上通报。②向作者所在单位和该领域内的其他学术期刊通报。③本刊2年内拒绝发表该文第一作者的任何来稿。已在非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或曾在学术会议上交流,或已以其他文种发表过的文稿,不属于一稿多投,但作者须在投稿时说明首次发表的刊物及刊出时间。
6.有关费用 来稿须付稿件处理费,每篇100元,第一作者为中华医学会会员减半(需提供会员证复印件)。确认稿件刊载后需按通知数额付版面费。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版面费和彩图印制工本费可由作者单位从课题基金、科研费或其他费用中支付。支付以上费用确有困难者可以申请减免相关费用。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已含光盘版、网络版等其他形式出版稿酬),赠当期杂志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