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征稿启事
时间:2023-10-10 11:22:26

1.jpg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四川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综合性人文社科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四川省一级期刊、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热忱欢迎国内外社会科学界同仁不吝赐稿。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对期刊管理和编辑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的规定,本刊对作者稿件的结构、格式及有关问题作如下说明。

(一)题名。题名应概括文章的要旨,简明、具体、确切,一般不超过20个字。

(二)作者。题名下标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或住址、所在省市自治区名称和邮政编码。每篇文章都应有作者简介(含本篇其他作者)。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或简历。

(三)摘要。1.中文摘要:摘要应提供文章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字数为200字左右。2.英文摘要:凡理论与应用研究类学术论文都应有与中文摘要相对应的英文摘要(含文章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

(四)关键词。每篇文章应选3—6个能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的名词性术语作关键词。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五)正文。正文要求观点明确、立论新颖、论据可靠、语言规范通达,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字数以10000字以内为宜。

(六)基金项目。若文章的产出有资助背景,应标明基金项目名称(含代号)。

(七)注释。注释是对论文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补充说明。文内注释应按正文中先后次序集中列于文末,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序号标注。

(八)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文时所引用、参考的文献目录。参考文献应按正文中先后次序集中列于文末,序号用带方括号的阿拉伯数序号标注。参考文献请注明原作者姓名,书名(含卷、册、章)或文章名,出版地,出版社名(或期刊名),出版时间(版别、期数),页码。

(九)本刊实行匿名审稿制度。来稿若三个月内未见用稿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来稿一律不退,作者请自留底稿。来稿一经发表,即按国家版权局颁发的《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所定报酬标准,奉付报酬,并赠当期刊物两本。

(十)为了适应信息化建设和扩大学术交流的需要,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知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重庆维普数据库和台湾中文电子期刊服务——思博网(CEPS)等网络数据库。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报酬一次性给付。若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上述版、网,请在来稿中声明。

(十一)本刊编辑部有权对来稿进行必要的编辑处理。若作者不允许对内容作任何改动,请在来稿中说明。

(十二)来稿请勿一稿多投,严禁抄袭、剽窃,否则作者自负其责。

(十三)作者投稿请首选本刊网站的期刊采编管理系统(详后)进行网上投稿。作为过渡,您也可以将文章发送到邮箱进行电子投稿,或者将纸质稿件直接邮寄四川师范大学社科学报编辑部。

(十四)本刊网站(http://wkxb.sicnu.edu.cn)已经正式开通。本刊网站的期刊采编管理系统是一个集作者投稿、编辑办公、专家办公于一体的在线办公系统,作者投稿、稿件查询,编辑审稿、专家审稿,以及文章信息发布等,均可在本系统中进行。作者可以在学报主页上注册作者姓名,然后激活账号、登录进行投稿,之后您可登录系统随时关注您的稿件处理情况。本刊审编、信息发布等大部分工作将在期刊采编管理系统中完成。热忱欢迎广大作者、读者登录本网站,进行在线投稿、查询信息或下载文献。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注释中的参考文献
著录原则与样式


本刊自2020年1月第1期起,正式采用注释与参考文献混合编排的脚注体例。现遵照国家标准《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学术出版规范  注释》(CY/T 121-2015),以及《芝加哥手册》(The Chicago Manual of Style)第17版的规定,拟定本刊注释体例中的参考文献著录基本原则及格式示例如下,供作者参考。

一、著录基本原则

1.参考文献在注释中首次出现时,必须完整著录参考文献的各项基本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作者、文献题名、出版信息及页码等。

2.当汉语参考文献在注释中重复著录时,可只著录其主要信息(作者、文献题名、页码等),省略其他辅助信息(责任方式、副标题、出版信息等)。外文参考文献在注释中重复著录时,参照《芝加哥手册》,还可省略部分作者及标题的单词。

3.在注释中著录参考文献时,汉语文献应当依照现代汉语的正常表达方式和标点符号使用规则著录,外文参考文献参考《芝加哥手册》用符合其语言表达方式的形式著录。

4.为便于排版,脚注不宜太长,非参考文献的注释文字如果过长,宜在正文中进行处理。

二、著录样式

1.普通图书,包括专著、主编作品、译注、论文集、资料汇编、报告、参考工具书等文献。著录信息包括作者、文献题名、出版社及版本、页码等,如有编者、译者、注者等信息,也应当著录。

①唐绪军《报业经济与报业经营》,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②《杜诗详注》,仇兆鳌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页。

③李昉等编《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999页。

④彭恩华《序》,兴膳宏《六朝文学论稿》,彭恩华译,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1页。

⑤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罗克斯伯里第三版)》,斯蒂芬·卡尔伯格英译,苏国勋等中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79-80页。

⑥Brian Grazer and Charles Fishman, A Curious Mind: The Secret to a Bigger Life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2016), 188.

⑦Yves Bonnefoy, New and Selected Poems, ed. John Naughton and Anthony Rudolf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50.

⑧Glenn Gould, “Streisand as Schwarzkopf,” in The Glenn Gould Reader, ed. Tim Page (New York: Knopf, 1984), 310.

⑨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Love in the Time of Cholera, trans. Edith Grossman (New York: Vintage, 2007), 242-55.

⑩Christopher Hitchens, “introduction to Civi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by Sigmund Freud, trans. and ed. James Strachey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2010).

2.连续性出版物,包括期刊、杂志、报纸等文献。著录信息包括作者(如无可省略)、文章篇名、连续出版物名称、出版时间、引用具体页码(版次)等,电子报刊可增加URL或DOI等信息的著录。

①陈驰《论人权的宪法保障》,《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第9页。

②何兆武《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近代科学》,《人民日报》2015年3月16日,第16版。

③陆娅楠、程远州、韩俊杰《我国高铁营业里程年底将达3.5万公里》,《人民日报》2019年11月30日,第1版,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9-11/30/nw.D110000renmrb_20191130_1-01.htm。

④Benjamin Bagley, “Loving Someone in Particular,” Ethics 125, no. 2 (January 2015): 484-85.

⑤Jui-Ch’i Liu, “Beholding the Feminine Sublime: Lee Miller’s War Photography,”Signs 40, no. 2(Winter 2015): 311, https://doi.org/10.1086/678242.

⑥Christopher Lehmann-Haupt, “Robert Giroux, Editor, Publisher and Nurturer of Literary Giants, Is Dead at 94,” 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6, 2008: B6.

3.学位论文。著录信息包括作者、篇名、学位授予单位、学位类别及时间、页码等,电子文献可著录获取或访问路径。

①吴云芳《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并列结构研究》,北京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学位论文库,2013年10月14日访问,http://thesis.lib.pku.edu.cn/dlib/List.asp?lang=gb&type=Reader&DocGroupID=4&DocID=6328。

②Ilya Vedrashko, “Advertising in Computer Games” (master’s thesis, MIT, 2006), 59, http://hdl.handle.net/1721.1/39144.

4.网络文献,包括新闻网页、博客在内的一切网络信息资源。除著录基本信息外,还需要著录获取或访问路径及时间。

①白阳《与你我息息相关!一批食药领域法律法规12月起施行》,新华网,2019年11月29日发布,2019年12月1日访问,http://www.xinhuanet.com/legal/2019-11/29/c_1125289806.htm。

②《武书连2019中国1200所高职高专分省排行榜》,武书连的博客,新浪博客,2019年12月23日更新,2019年12月25日访问,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2cb00e0102ylc5.html。

③“Privacy Policy,” Privacy & Terms, Google, last modified December 19, 2019, https://policies.google.com/privacy?hl=en-US.

④Deb Amlen, “One Who Gives a Hoot,” Wordplay, the Crossword Blog of The New York Times, January 26, 2015, http://wordplay.blogs.nytimes.com/2015/01/26/one-who-gives-a-hoot/.

⑤Canan O’Brien (@ConanOBrien), “In honor of Earth Day, I’m recycling my tweets,” Twitter, April 23, 2015, 02:10 a.m., https://twitter.com/ConanOBrien/status/590940792967016448.

⑥Chicago Manual of Style, “Is the world ready for singular they? We thought so back in 1993,” Facebook, April 17, 2015, https://www.facebook.com/ChicagoManual/posts/10152906193679151.

5.档案文献,除文献本身的信息外,还需著录档案收藏机构及档案编号。

①雷经天《关于边区司法工作检查情形》(1943年9月3日),陕西省档案馆藏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档案,档案号:15/149。

②James Oglethorpe to the Trustees, January 13, 1733, Phillipps Collection of Egmont Manuscripts, 14200:13, University of Georgia Library.

6.经典文献,包括古籍、宗教典籍(如《圣经》)等。有版本的需著录版本信息,在正文中如多处引用,可在正文中括注篇卷、章节或页码等主要信息。外文经典文献,可参照《芝加哥手册》使用传统或缩写的形式著录。

①张金吾编《金文最》卷一一,光绪十七年(1891)江苏书局刻本,第18页b。

②萧统编、李善注《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影印胡刻本,第25页。

③《长阿含经》,《大正藏》001 01.P0001。

④2 Kings 11:8 (New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

⑤Aristotle, Metaphysics 3.2.996b5-8; Plato, Republic 360e-361b.

7.法律文献。法律条文的引用,建议在正文中直接说明,一般不单独用注释著录,如需要著录,可著录法律文献名称及版本即可。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修正案(2018)》第三十二条。

②NLRB v. Somerville Constr. Co., 206 F. 3d 752, 752 n.1 (7th Cir. 2000).

③State v. Griffin, 211 W. Va. 508, 566 S.E. 2d 645 (2002), http://www.courtswv.gov/supreme-court/docs/spring2002/30433.htm.

8.转引文献。引用文献要尽量著录其原始出处,对于原始文献已佚的古籍的注引或只有其他文献载录的文献,可标注转引文献信息。

①陈寿《三国志》,裴松之注引司马彪《九州春秋》,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4页。

②《章太炎在湘之两演讲》(1925年10月11日),转引自: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下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23页。

③Louis Zukofsky, “Sincerity and Objectification,” Poetry 37 (February 1931): 269, quoted in Bonnie Costello, Marianne Moore: Imaginary Possession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1), 78.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其他网络渠道,仅供欣赏,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email:qsllxy@163.com),我们核实后会立刻删除。

上一篇: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征稿启事

下一篇: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