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报征稿启事
时间:2023-10-17 10:07:52

1.jpg

《地质学报》是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地质科学学术刊物。《地质学报》反映地质科学各分支学科及边缘学科中最新、最高水平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基本地质问题研究成果。《地质学报》登载论文范围主要包括:古生物与地层、构造地质、地球物理、矿物、岩石、地球化学、矿床、石油地质、沉积古地理、第四纪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海洋地质、地质灾害、水文地质等。科技学术期刊作为传播、交流科学知识的主流媒体,要顺应时代发展,国家的需求和科技人员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办刊方向,为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就是我们的办刊方向。为此,我们办刊的指导思想是:围绕着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的矿产资源登载论文;围绕着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登载论文;围绕着学科发展登载论文;围绕走向国际地质领域登载论文。《地质学报》(中文版)和《地质学报 (英文版)》分别独立刊载论文。

《地质学报》坚持使用同行评议原则对来稿质量进行评定。编委会负责同行评议,采取单盲同行评议制度。所有稿件由与文章专业内容相近的副高级或者以上的外单位专家负责评议(一般情况至少两位),评议专家通读全文后对文章的创新性、成果意义、论文影响力等做出总体评价并提出文章的修改意见,供责任编辑和《地质学报》中文版编委会进一步处理文章和作者对文章修改提供参考依据。编委会终决定文章发表与否。

 

一、《地质学报》编辑部与作者约定如下:

1. 作者应保证稿件不一稿两投,并对所投稿件拥有无可争议的著作权。

2. 所有文章均需通过网上办公系统投稿

网上投稿,请将文、图、表放入同一个Microsoft Word 文件中(请作者自留原始文件,以备修改,详细投稿办法见网站说明)。投稿被接收与否以编辑部网上收妥回信为准。

3. 不得将投向本编辑部的稿件同时投至其他刊物,否则视为一稿两投。

4. 编辑部承诺一般在90日内给出刊用与否的通知。作者在90日内,不应将稿件另投他刊。

5.《地质学报》中文版坚持使用同行评议原则对来稿质量进行评定。主要由与文章专业内容相近的副高级或者以上的各外单位专家负责,评议专家通读全文后对文章的创新性、成果意义、论文影响力等做出总体评价并提出文章的修改意见,供责任编辑和《地质学报》中文版编委会进一步处理文章和作者对文章修改提供参考依据。《地质学报》的复审和终审一般不会由同一专家担任,且《地质学报》在审稿过程中一般为单盲审稿。

6. 对决定录用的稿件,作者应根据编辑部提供的修改意见修改后,向编辑部提交论文 Word文档、清绘好的CorelDRAW图件。

7. 稿件文责自负,若做实质性修改,须征得作者同意。

8. 稿件刊出后,将按规定支付稿酬。

 

 二、对投稿内容的要求:

每篇文章需包含下列要素:文章题目(不多于25个汉字)、作者、作者单位、内容提要(不少于400个汉字)、关键词(5个左右)、引言(本刊不标“引言”字样,但必须有引言节)、正文、图表、致谢、参考文献、注释、英文摘要(同中文摘要)、作者简介。重要内容说明如下:

1. 正文:长度不限。应有地质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结论等几部分。投向《地质学报》(英文版)的稿件,行文必须规范、通顺,请附相应的中文稿,以备准确理解原文含意。

2. 图件:

① 凡涉及国界的图件必须绘制在地图出版社公开出版的最新地理底图上。 ② 图件请用CorelDraw X4版本格式最好(且不是导入的)。若为其他软件编成的图件,请提供600 dpi 的TIF格式的文件。彩色照片(包括图版)请提供600 dpi以上 的JPG格式文件。③ 图件大小:竖排图件宽度<165 mm(通栏图)和<80 mm(半栏图),高度都<230 mm。横排图件宽度<240 mm,高度<150 mm。图内的中文全部用宋体,英文和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希腊字符用幼圆字体;字号8 pt,个别字体可用7 pt。④ 图件不同区域可用通用地质花纹(或符号)区分,除照片外,一般不用灰度图。若必须用灰度图表示不同区域时,灰阶应尽量少,阶差应尽量地大。 ⑤ 图件若为彩色照片者,可选择集中制成图件。⑥ 图名、图说明、图例注释都应有相应的英文说明。

3. 参考文献:本刊采用著者年制,

在正文及其图表中:如文献有两个作者以上,用“等”或“et al.”。例:***********(Whalen et al., 1987; Gilder et al., 1991; 许志琴等,2002; Hu Ruizhong et al., 2008)。或“Song Biao et al .(2002)指出采样方法......”;“许志琴等(2003)指出………”(同时列出多篇文献时,按年代先后排列)。

中文文献均需提供英译,所有英文文献均放在“References”标题之下。英文文献按"第一作者字母序+年代"排列,其后其他文种放在“参考文献标题之下,按中文、日文、西文、俄文、其他文排列。中文文献按"第一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字母+年代"先后排列。其他文均按各自第一作者姓名字母顺序排列。若是投《地质学报(英文版)》无须考虑上述情况。

文章请列出全部作者。但专著可按原书封面样式给出,其中的论文写"见:XXX主编."项时,指明主编一人即可("见:XXX等主编.")。每一条文献的列出格式请参照我刊2016年以来的文章。书籍的引用,分两种情况:a、书籍本身有相应英文名的,引用按正常要求;b、书籍本身没有相应英文名的,尽量不引用此文献,若必须引用,则仅在中文参考文献中列出,正文中的出现用中文引用。

4. 注释:引用非公开出版物时在文后单列注释一栏,格式与参考文献相同。参考文献及注释详细格式可见《地质学报》修改注意事项。

5. 英文摘要:在《地质学报》中文版和《地质论评》上发表的论文必须提交英文摘要,包括题名、作者、作者单位、内容提要和关键词。作者和作者单位均应为全名,内容提要与相应中文提要一致,最好更为详细。

6. 作者简介:主要介绍作者的学术经历,自1998年起增加了电话、电子信箱、传真等,便于读者与作者直接联系。

 

本刊声明:

作者应对所投稿件拥有无可争议的著作权。作者应保证稿件没有一稿多投:投稿我刊之前未投给任何其他期刊,或虽曾投给其他期刊,但已被明确拒绝刊用。投稿我刊起的90日内,不要再投给任何其他期刊,除非收到我刊拒稿信息。作者必须保证我刊的首发权:在我刊刊出之前(我刊自收到您的稿件到正式发表,一般需要8~12个月;若稿件特殊,需在更短的时间内见刊,请与编辑部联系)不得以任何文种在任何国家或地区以任何形式发表(但可以在学术交流会上口头交流并可向学术交流会提供不超过1000字的摘要)。稿件一旦被本刊录用,作者即将论文整体及附属于论文的图、表等可许可使用的著作权——包括但不限于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翻译权、汇编权和上述权利的许可使用权转交本刊。许可期限为论文著作权的法定保护期为限,许可地域范围为全世界。作者依著作权法行使上述权利,或向第三方转让上述权利时,不得损害本刊利益(例如,汇编入其他论文集时,可以去掉本刊的刊头、书眉等,并可作文字、图件和版式等修改,但必须注明曾在本刊刊出,并注明刊载的卷、期、页码和责任编辑等信息)。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本刊已被国内外多家、多文种文献索引、文摘、全文数据库和出版网站收录,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将在我刊刊出时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第三方摘录、索引,或不同意被网刊收录、传播,请在来稿时声明。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其他网络渠道,仅供欣赏,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email:qsllxy@163.com),我们核实后会立刻删除。

上一篇:大地构造与成矿学杂志征稿启事

下一篇:地球学报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