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业学报征稿启事
时间:2023-10-25 16:05:04

1.jpg

来稿须知

《福建农业学报》系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学学术期刊,月刊,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 CA、CABI、ZR、JST、AGRIS等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主要报道农业及生物学领域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报告、综述等,发表的论文90 %以上属国家、部省级基金资助的重点课题。热忱欢迎从事相关研究的广大科技人员、高等院校师生投稿。

1 论文内容 来稿要求材料翔实、数据可靠、文字精炼、论点明确、论证合理,在某些方面有创新。综述性论文应是农业科学重要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结合作者自己在相应领域对学科的贡献或有独到见解,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一般性文献综述不受理)。

2 文稿项目与编排格式 文稿项目包括: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全称,中文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作者,英文单位全称,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部分,参考文献,首页脚注(包括收稿日期、作者简介和基金项目)。正文各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1,1.1,1.1.1,左顶格编排,可标至3级标题。文稿采用Word格式、A4页面单栏编排,具体编排格式参见本刊论文编排格式模板。

3 题名 论文题名务求简明、确切、通顺,能反映文章主题,无语病和歧义,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缩写词、外来语、代号和商品名等,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字符。英文题名与中文题名相对应,实词首字母大写。

4 作者和单位 作者署名应限于参加研究工作并可解答论文有关问题者;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用“,”隔开,通讯作者一般为研究生导师或项目主持人,通讯作者右上角标注*号;第一作者还应在全文末尾注明手机号码等以便联系;汉语姓名英译采用汉语拼音,姓前名后,姓氏全大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例如:ZHANG Jianfu,HUANG Tingxu;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则保留姓全部字母大写,名缩写,留首字母,例如:XIE H A,ZHANG J F,HUANG T X。所有作者均须注明所在单位全称,以及省份、市(县)和邮编;多位作者如系不同单位,其右上角用数字标注,同时数字与单位序号相对应;英文单位不能简写,如“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不能简写为“FAAS”,英文单位邮编后要加国别。

5 中、英文摘要 摘要要求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能较完整地再现论文的主要内容,字数不少于400字。自2019年起,本刊采用结构式摘要,即研究报告类论文摘要中含有【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标识,各标识的内容须用完整的语句阐述;英文摘要同样格式处理,用完整的句子分别说明研究的【Objective】、【Method】、【Result】和【Conclusion】。英文摘要须与中文摘要核心内容保持一致,中英文摘要均以第三人称表述,多采用过去时和一般现在时,且不要借助翻译工具进行点对点的直译?综述类论文摘要主要阐明概括性(非指示性)的论述内容。

6 关键词 关键词3~8个,精选能代表文章主要内容的词或词组,尽可能从《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中选词,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也可作为关键词标出。中英文关键词间用分号“;”隔开。

7 中图分类号 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中查找中图分类号,可以在网站的分类检索中查找相应的中图分类号。

8 首页脚注标识项目 包括收稿日期、作者简介和基金项目。作者简介格式: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电子邮箱);通讯作者注明项目同第一作者。基金项目格式:项目来源的名称(项目编号)。如论文系多项基金来源,应分别按国家级基金、省级基金、其他基金的顺序排列。论文若无任何基金项目资助,除非具有重要的创新性和学术价值,原则上不予受理。

9 引言 自2019年起,本刊论文引言部分按照【研究意义】、【前人研究进展】、【本研究切入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依次展开。【研究意义】写明本研究的重要性、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指导意义等;【前人研究进展】是本研究的背景情况介绍,对前人在该领域所做的研究尽可能高度概括性地列出,而不要简单地罗列文献(如“×××用什么方法研究了什么,结果怎么样等”),应自己组织语言阐述研究现状,并标引出文献,近期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的文献应占一定的比例;【本研究切入点】主要指出前人的研究存的薄弱环节或空白,由此导出本研究的切入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说明本研究要做哪些工作,解决什么问题。通过阅读引言,应能让读者了解该研究领域的基本情况,以及本研究在国内外所处的相对水平。

10 材料与方法 应写清楚试验时间、地点、试验材料、试验条件、试验规模(样本容量)、设计思路、试验依据、试验方法、重复次数、试验仪器、药品及规格、统计方法等等;取材要有一定的数量和代表性,以便获得充足的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借鉴他人方法,应交代清楚参见文献[*]。

11 结果与分析 主要叙述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果,应有基础数据以及依据具体数据统计分析得来的二级或三四级数据,并对统计分析数据之后显示出来的信息予以概括性描述(不要简单重复介绍图表中的具体数据),文字表达要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语言简洁。结果与分析一般不对他人的研究进行评述。

12 表和图 表(图)应结构简洁清晰,表(图)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表(图)题名应具有自明性。表中“空白”表示未测定或无此项,“-”表示测定但未测出结果,“0”表示实测值为0。表(图)内各栏的标目(物理量的名称和计量单位)要表示成“量或指标名称/单位符号”,如“质量/g”,组合单位则加括号,如“产量/(t·hm-2)”;表格用“三线表”,必要时可添加辅助线。曲线图须用计算机作图,且能在Word 文件中打开并能修改;Excel作图要带数据源(从Excel粘贴到Word文档时选用“选择性粘贴”);半栏图宽不超过7.5cm,通栏图宽不超过15.0cm,图线和坐标线为Excel中次细线,图中纵横轴标值要求圆整化且成等差,柱状图用不同灰度加以区别。照片图如电泳谱带图等要清晰,所有图件分辨率不低于600 dpi。自2019年起,本刊要求图表的题名、图表内的标目、注释等均需附有对应的英文。

13 计量单位和名词术语 按国际标准中关于量和单位的规定和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书写,单位不能用中文表示,复合单位一律用幂的负次方表示,如:mol·L-1,kg·hm-2。文稿采用规范化名词术语,外文字母请分清大小写、正斜体和上下角标,拉丁学名的正斜体应书写规范。首次出现的外文缩写词应同时给出中、英文全称。

14 讨论与结论 主要围绕与结果密切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开展延伸性讨论,阐明本研究解决了该领域中的具体什么问题,有何优势与特色,以得到同行认可或某种启示思考,可以针对本研究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相同、相近甚至是相反的结论进行评论说明,验证或印证证实了什么,否定了什么,对能够阐述清楚的道理或机制加以阐述,对不明确的原因或不一致之处要进一步分析、解释;同时也不要忽视自己研究存在的局限性,说明将来需要完善之处。结论应高度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地概括本研究的基本结果,涵盖本研究的基本信息,以便他人引用。结论不是对研究结果的评论,要避免“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等评论性语言。

15 致谢 对给予本研究的选题、构思论文撰写以指导和建议,对考察和试验做出某种贡献的人员,或给予过技术、资料、信息、物资或经费帮助的团体或个人致以谢意,一般例行的劳务人员不列为专门致谢,本文列出的作者不用致谢。

1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表应列出引用的所有相关文献,特别要吸收国内外较新(近5年)的文献。研究报告引用参考文献数量不应低于15 篇,综述不应低于50 篇,未公开发表的文献和资料不宜不作为参考文献列出(必要时可在正文中用括号加注)。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请遵循GB /T7714 - 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按文中出现的先后为序编码并在正文引用处的右上角标注。出版物及其析出文献作者超过3人的只列前3位,后加“等”字,3人以内则全部列出,作者之间用逗号。英文作者姓名全大写,英文出版物用斜体。本刊自2019年起,对于中文参考文献,还需用中、英文两种文字排列,可在万方数据平台(http://www.wanfangdata.com.cn)或其他期刊网络数据库中检索该文献,查找该文献著录项的英译,再形成参考文献的规范格式,该英文文献不另编号,末尾添加“(in Chinese)”;参考文献列表中的标点符号均采用半角英文符号。无论中、英文参考文献,均要求内容完整、准确。几种常见类型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如下:

a. 专著

[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M].版本项(第1版可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

[1] 徐云碧,朱立煌.分子数量遗传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108-110.

XU Y B, ZHU L H. Molecular Quantitative Genetics[M]. Beijing: China Agriculture Press, 1994: 108-110. (in Chinese)

b. 期刊论文

[序号] 作者.题名[J].刊名:其他刊名信息,年,卷(期)页码.

[2] 朱海生, 庄尹宏, 刘建汀,等. 丝瓜总酚提取和测定方法的优化[J]. 福建农业学报, 2016,31(11): 1204-1209.

ZHU H S, ZHUANG Y H, LIU J T,et al. Extrac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total phenol in luffa (Luffa cylindrical Roem.) [J]. Fuj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6, 31(11): 1204-1209. (in Chinese)

[3] ZHONG Z T, SHEN Q R, RAN W, et al. The promoting of plant growth by Rhizobium inoculation in mixed cropping of rice and peanut cultivated>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2002,35(5): 303-308.

【附】年,卷,期,页的几种著录方法:

(1)年,卷(期):页 1998,27(3):16-17 .

(2)年,卷:页 1998,27:16-17 .

(3)年(期):页 1998 (3):16-17.

c. 专著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M]//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页码.

[4] 陈国平.全国玉米栽培学组已到“而立之年”[M]//赵久然.中国玉米栽培发展三十年 (1981—2010)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1-5.

CHEN G P.The national corn cultivation group have reached thirty years old[M]//ZHAO J R.The 30 Years’Development of Chinese Maize Cultivation:1981-2010.Beijing:China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2011:1-5. (in Chinese)

d. 报纸文章

[序号] 作者.题名[N].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5] 贺根生. 甘肃: 马铃薯粉垄栽培比照双垄沟增产35%[N]. 科学时报,2011-10-17: B2.

He G S. Gansu: Smash-ridging cultivated potato increases 35% according to the double ditch (CK) [N]. Science Times,2011-10-17: B2.(in Chinese)

e. 技术标准

[序号] 责任者. 标准名称:标准代号[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

[6] 农业部. 土壤制图: 1: 50 000 和1: 100 000 土壤图数字化规范: GB/T 32738-2016[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6.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oil Mapping-specifications for Digitizing Soil Maps at the Scale of 1:50,000 and 1:100,000: GB/T 32738-2016[S]. Beijing: Standards Press of China, 2016. (in Chinese)

f. 专利

[序号] 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号[P].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

[7] 陈温福, 韩晓日, 徐正进, 等. 一种炭基缓释花生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中国,101121619A[P].2008-02-13.

CHEN W F, HAN X R, XU Z J, et al. Biochar-based slow release peanut fertilize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CN101121619A[P].2008-02-13.(in Chinese)

g. 学位论文

[序号] 作者.题名[D].出版地或保存地:出版者或保存者,出版年.

[8] 蒋娟. 鲜切莲藕褐变的生理生化机制及蛋白表达差异研究[D]. 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 2011.

JIANG J. The physio-chemical mechanism and differential expr‍essions of proteins for the browning of fresh-cut lotus root [D].Nanjing: Nanji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 2011. (in Chinese)

h. 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识/文献载体标识].(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9] 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2015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R/OL].(2016-09-22) [2017-03-03].http://img.project.fdi.gov.cn//21/1800000121/File/201703/201703030924502483589.pdf.

【附】

文献类型标识:普通图书[M],会议录[C],汇编(文集)[G],期刊[J],报纸[N],学位论文[D],标准[S],专利[P],报告[R],电子公告[EB],计算机程序[CP],数据库[DB],档案[A],舆图[CM],数据集[DS]。

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志: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

17 投稿与审理 请通过本刊网站投稿,来稿经初审后将送请同行专家审评,对拟录用的稿件,作者投稿后1个月左右可收到本刊的修改意见书或录用通知,作者查稿可通过本刊网站或微信平台查询稿件审理进度。作者修改稿经复审、终审通过后进入编排、校对流程,出版前将请作者网络校对并确认。出版后致稿酬,并向作者寄赠样刊数册。

18 知识产权 来稿发表后,文章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文责由作者自负,编辑权归本刊所有。本刊出版后将被国外的CA、CABI、GH、AGRIS、ZR和国内的 CSCD、CSTPCD、CSCI、COAJ、CNKI(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台湾华艺、超星、龙源期刊网、中国农业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等文献检索机构和数据库收录,并在本刊网站和微信全文上传。如作者不同意全文上网,来稿时请附说明。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其他网络渠道,仅供欣赏,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email:qsllxy@163.com),我们核实后会立刻删除。

上一篇:东北农业科学杂志征稿启事

下一篇:福建农业科技杂志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