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议论文回归质朴与理性
时间:2024-11-05 14:02:46

在中学语文教学那片广袤而丰富的领域中,议论文写作无疑是一座巍峨耸立的重要山峰。然而,当下我们却不得不正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千方百计地让中学生议论文写作从虚浮的云端回归到坚实的大地,回归到那种脚踏实地、质朴无华的状态。这里所强调的回归,绝非是对议论文质量和价值的丝毫贬低,相反,是要重新找回那份与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实践能力完美契合的本真之态。

长期以来,中学生议论文写作仿佛陷入了一片迷雾笼罩的沼泽。不少学生在写作时,像是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着,盲目地追求那些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立意。他们错误地认为,只有立意如同星辰般高远、深邃,才能彰显文章的卓越不凡。于是,文章往往充斥着看似宏大却空洞无物的观点,就像一个外表华丽的气球,虽能吸引目光,却经不起轻轻一戳。

在语言运用上,他们对华丽辞藻的热爱近乎狂热。文字被当作五彩斑斓的羽毛,拼命地往文章上堆砌,似乎只要辞藻足够华丽,文章就能散发出迷人的光彩。然而,这种做法却让文章如同被过多装饰的圣诞树,华而不实,那些华丽的辞藻就像脆弱的装饰品,稍一晃动便会掉落,暴露出文章内容的干瘪。

学生们还常常生硬地搬用那些高深莫测的论证方法。他们在并不理解这些方法的真谛时,就像拿着一把复杂的工具却不知如何使用的工匠,只是盲目地将这些论证方法嵌入文中。这样的结果是,文章逻辑混乱,论证过程如同一团乱麻,看似复杂,实则毫无头绪。这整个写作状态就好比建造房子,只一味地在外观上耗费心力,用昂贵却不实用的材料去精心雕琢,却完全忽视了最为关键的地基建设和内部结构的合理性。这样的房子,即便外表闪耀着璀璨的光芒,宛如梦幻中的宫殿,可实际上却脆弱无比,就像沙滩上的城堡,经不起时间和现实的考验。

怎样才能引导中学生写出高质量、有内涵的议论文呢?这需要我们从他们熟悉得如同自己手掌纹路般的生活入手。以 “友谊” 这个中学生都有深刻体会的话题为例,在写作议论文时,学生们不应该不假思索地一头扎进名人名言的海洋,将古今中外名人关于友谊的话语不加甄别地罗列出来。那些名言警句,虽然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刻的智慧,但如果只是机械地堆砌,就如同用他人的砖石来堆砌自己的房屋,终究无法建成属于自己风格的坚固大厦。

学生们也不应生硬地套用那些深奥晦涩的哲学理论。哲学理论虽高深,但对于中学生而言,如果只是生搬硬套,就像给稚嫩的幼苗套上沉重的枷锁,不仅无法助力其成长,反而会让它不堪重负。学生们应该静下心来,如同在记忆的宝库中寻宝一般,细细回味自己在校园里和朋友相处的点点滴滴。那些一起在操场上迎着阳光奔跑欢笑的时刻,那些为了考试而挑灯夜战、共同努力奋斗的日子,那些偶尔因小误会而争吵得面红耳赤,最后又在彼此的理解和宽容中和好如初的经历,这些看似平凡无奇的生活片段,其实是议论文写作中最珍贵、最有说服力的素材。它们就像建造房屋时那一块块质地坚硬、纹理清晰的基石,每一块都承载着生活的重量,用这些素材构建起来的议论文,才是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的,就像一座用爱与温暖砌成的温馨小屋。

在引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清晰地向他们传达 “如何写论文” 的正确方法是重中之重。这首先要从培养问题意识开始。中学生的生活看似平淡,实则充满了各种各样值得深入挖掘的问题,就像隐藏在沙滩中的贝壳,只要用心寻找,就能发现它们的美丽。比如学校的校服设计,这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却有着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有的同学可能觉得校服的款式过于单调,千篇一律的样式无法展现青少年丰富多彩的个性,让他们在青春的画卷中失去了独特的色彩。就像一群色彩斑斓的鸟儿被关进了灰色的笼子,失去了自由翱翔的活力。有的同学则认为校服的材质不够舒适,粗糙的面料在运动时会摩擦皮肤,闷热的材质在夏天如同蒸笼一般,严重影响了日常的学习和活动,让学生们在校园生活中备受困扰。

再比如课间休息时间是否充足这个问题。短暂的课间,就像一阵微风,转瞬即逝。同学们在课间需要放松紧绷的神经,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然而,有的学校课间时间过短,同学们刚从座位上站起来,还没来得及活动一下僵硬的身体,上课铃就响了。这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没有得到适当的休息,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其性能。这些看似平常却又与学生息息相关的问题,都是议论文写作的优质素材。

当学生发现这些问题后,就要学会收集资料,这就像是为一场精彩的战役做准备,资料就是他们的武器弹药。资料的来源可以多种多样,并不局限于那些高深莫测的学术著作。学生们可以设计简单易懂的问卷调查,用亲切的语言询问同学们对于校服或者课间休息的看法。问卷可以在班级内发放,也可以在学校的各个角落找到同学们的身影,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通过问卷调查,他们可以得到大量真实的数据,就像收集到了无数颗闪耀的星星,这些数据能为文章提供有力的支持。

他们还可以采访老师和家长,听听这些不同视角的意见。老师站在教育者的角度,可能会关注校服对学校整体形象的影响以及课间休息对教学秩序的作用;家长则会从孩子的健康和舒适度出发,为校服的材质和课间休息时间提出宝贵的建议。这些不同的声音就像不同的音符,交织在一起,能为文章奏响丰富的旋律。

有了问题和资料,接下来就是分析问题,这需要运用一些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就像工匠需要运用精确的工具来雕琢作品一样。因果关系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思维方法。以校服问题为例,要分析为什么有些同学会觉得校服不合理,是因为款式不符合青少年的审美观念,让他们在穿着校服时感觉自己失去了个性,还是穿着体验不佳,比如校服的尺码不合适,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行动。通过这种因果分析,能深入问题的本质,找到问题的根源。

对比关系也是一个有力的分析工具。通过对比不同学校的校服设计,看看其他学校的校服在哪些方面做得好。比如有的学校校服款式时尚,融合了流行元素,受到学生们的喜爱;有的学校校服材质优良,穿着舒适透气。我们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就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能看得更远、更清晰。这一步就像是精心设计房屋的蓝图,要考虑各个部分之间的紧密联系,确保结构合理,每一个细节都经过深思熟虑,这样才能为文章构建一个坚实的逻辑框架。

要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对于校服问题,可以建议学校在设计校服时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参与到校服的设计过程中,这样设计出来的校服才能真正符合他们的心意。也可以选择更舒适、时尚的款式,在保证校服基本功能的同时,满足学生对美的追求。对于课间休息问题,可以提议适当延长课间时间,让同学们有足够的时间放松身心、活动身体。还可以增加课间活动的多样性,比如在课间组织一些简单的小游戏或者小型的体育活动,让课间充满活力。这些方案不能是天马行空、脱离实际的幻想,而要具有可操作性,就像建造房屋时要确保每一个施工步骤都是在现实条件下可以完成的,每一块砖、每一根木材都能实实在在地用于建设,这样才能让文章的建议具有实践意义。

在中学教育阶段,适当地向学生介绍 “期刊论文发表” 和 “杂志投稿通道” 等相关信息是很有意义的。但要明确,这绝不是为了在学生心中种下功利的种子,让他们为了发表而写作。而是要让他们明白,好的议论文是有价值的,它就像一艘承载着思想的小船,可以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连接起作者与更多的读者,实现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当学生知道自己用心写出来的文章有机会被同龄人或者其他读者看到时,他们会对写作产生一种敬畏之心,会像呵护珍贵的宝物一样对待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他们会意识到,自己写下的文字不再是孤芳自赏的花朵,而是可以在广阔的花园中绽放光彩、吸引蜜蜂和蝴蝶的美丽存在。

这也能拓宽他们的视野,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到不同层次、不同风格的议论文,就像打开了一扇扇通往不同世界的大门。在这些丰富多彩的世界里,他们可以看到有的议论文以深刻的思想取胜,如同深邃的星空,每一颗星星都代表着一个智慧的闪光点;有的议论文以细腻的情感动人,就像潺潺流淌的小溪,滋润着读者的心田;有的议论文以独特的视角引人注目,仿佛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观察世界,给人以意想不到的惊喜。通过对比这些不同的文章,学生们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就像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瑕疵一样,从而更好地改进自己的写作,让自己的文章也能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而对于 “论文发表” 这一行为,我们要让学生从灵魂深处明白,它应该是写作过程水到渠成的结果,而不是写作的终极目标。在努力降低中学生议论文写作 “调门” 的过程中,我们要把培养学生对写作的热爱和对思考的坚持放在首要位置。当他们能够以平和、真实的心态去对待议论文写作时,文章的质量自然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就像一颗种子,在阳光、雨露和肥沃土壤的滋养下,自然而然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到那时,发表与否就不再是他们最关心的事情了,因为他们已经在写作中收获了更为宝贵的财富 —— 思考的乐趣和表达的自信。这种乐趣和自信就像一双隐形的翅膀,能让他们在知识的天空中自由翱翔,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如同灯塔般不可或缺的角色。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写作环境,就像为鸟儿创造一片广阔的蓝天,让他们能够自由地展翅高飞。在这个环境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哪怕这些想法在成人看来有些幼稚可笑,就像刚刚破土而出的幼苗,虽然稚嫩,但却充满了生机与希望。因为每一个伟大的思想都有一个萌芽的阶段,只有让学生在不断地表达和尝试中,他们才能像小树苗一样,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逐渐茁壮成长,逐渐掌握议论文写作的精髓。

教师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小组讨论活动,这就像一场场思想的盛宴。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们可以分享自己的议论文思路和初稿,就像探险家分享自己的寻宝地图一样。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去审视问题,这种思维的碰撞就像是不同的火焰汇聚在一起,燃烧出更耀眼的光芒。有的学生可能从生活体验的角度出发,提出独特的观点;有的学生可能从学科知识的角度分析,带来新的思路。这种交流和碰撞能避免个人思维的局限性,让文章的构思更加完善,就像为一座正在建设的大厦增添了更坚固的梁柱。

评价体系的调整也迫在眉睫。不能再仅仅以立意的 “高大上” 和语言的华丽程度来评判一篇中学生议论文的优劣。我们更应该关注文章的逻辑性是否严密,就像检查一座桥梁的结构是否稳固,每一个桥墩、每一根钢索都要紧密相连,确保能够承受重量。论据是否合理且具有说服力,就像判断一座大厦的基石是否坚实,每一块基石都要能承载起整个建筑的压力。对问题的分析是否深入到位,就像探测一口井的深度,要确保挖到了水源,而不是浅尝辄止。一篇用朴素平实的语言,却能深刻阐述自己对校园垃圾分类问题思考的文章,远比一篇堆砌了大量华丽辞藻却内容空洞无物的文章更有价值。就像评价一座房子,我们不会只看它的外观装饰得多么精美,更重要的是看它的结构是否稳固,功能是否完善,是否能为居住者提供舒适的环境。

为了让中学生议论文真正回归质朴与理性,我们还可以探讨一些新的假设。比如,如果在写作教学中引入更多的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分析优秀的议论文和存在问题的议论文,更加直观地了解写作的要点,是否会有更好的效果呢?当学生看到一篇优秀的议论文,就像看到一位技艺高超的工匠打造出的精美工艺品,他们可以学习其中的技巧和思路;当他们看到有问题的议论文时,就像看到一个未完成的作品,可以从中吸取教训,避免自己犯同样的错误。这种案例分析就像是一面镜子,让学生能清晰地看到自己写作的方向。

又或者,如果鼓励学生将议论文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结合,比如用数学的统计方法来分析问卷调查结果,用美术的审美观念来评价校服设计,这样跨学科的写作方式是否能激发学生更多的灵感呢?当数学的精确与逻辑融入议论文中,文章会更具说服力;当美术的审美融入其中,文章会更有画面感。这种跨学科的融合就像是不同颜色的颜料混合在一起,创造出更加绚丽多彩的色彩。这些新的假设都值得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去尝试和探索,就像勇敢的航海家在未知的海域中寻找新的大陆,每一次尝试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让中学生议论文写作回归质朴与理性,是让写作回到它应有的轨道,就像让偏离航线的船只重新回到正确的航道上。让学生在实践中汲取营养、在思考中获得成长,让议论文成为他们手中有力的工具,帮助他们表达自我、探索世界。这不仅能为他们当下的学习生活增添色彩,就像在单调的黑白画卷上增添了绚丽的色彩,更为他们未来可能涉及的 “学术论文” 写作和其他高层次的写作活动打下坚实而可靠的基础,就像为一座宏伟的大厦筑牢深深的地基。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其他网络渠道,仅供欣赏,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email:qsllxy@163.com),我们核实后会立刻删除。

上一篇:ChatGPT 在学术与商业领域:机遇与挑战

下一篇:高三备考:全方位策略打造高效复习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