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医学论文统计学方法需要以下步骤:
一、研究设计阶段
明确研究目的和类型
确定是描述性研究(如病例报告、横断面研究)、分析性研究(病例 - 对照研究、队列研究)还是实验性研究(临床试验等)。不同的研究类型适用不同的统计方法。例如,描述性研究主要是计算频数、百分比、均数、标准差等指标来描述数据的基本特征;而分析性研究可能需要用到假设检验来比较组间差异。
确定样本量
根据研究目的、设计类型、预期效应大小和统计学检验效能等来计算合适的样本量。样本量过小可能导致检验效能不足,无法发现真实存在的差异;样本量过大则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可以使用专门的样本量计算公式或软件,如 PASS 软件。例如,在两组比较的 t 检验中,样本量与两组均值差、标准差、检验水准 α 和检验效能(1 - β)有关。
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
常见的抽样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和整群抽样。合理的抽样方法可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如在研究某地区某种疾病的患病率时,如果该地区不同区域人群特征差异较大,可以采用分层抽样,按照年龄、性别、地域等因素分层后再抽样,以减少抽样误差。
二、数据收集阶段
确保数据质量
数据收集过程要准确、完整。制定详细的数据收集标准操作规程(SOP),对数据收集人员进行培训,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例如,在收集患者的血压数据时,要明确测量的体位(卧位、坐位还是立位)、测量的仪器(统一型号的血压计)以及测量的次数等。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初步的整理和检查,识别和纠正明显的错误数据,如超出合理范围的数据(成人身高为 3 米等不合理数据)。
三、数据整理阶段
数据编码和分类
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编码,便于计算机录入和统计分析。例如,对于性别可以编码为 “1 = 男性,2 = 女性”;对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 “1 = 轻度,2 = 中度,3 = 重度” 等。分类变量要确保分类合理且相互排斥,避免数据的混淆。
数据录入和清理
数据录入要仔细,可采用双人录入并进行比对的方式减少录入错误。录入后,要进行数据清理,检查数据的完整性(是否有缺失值)和逻辑性(如年龄为负数等不合理情况)。对于缺失值,要根据数据的性质和缺失的比例采取合适的处理方法,如删除含有缺失值的样本(当缺失比例较小且数据是随机缺失时)、采用均值或中位数填充(对于数值型变量)、采用多重填补法等。
四、统计分析阶段
选择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
描述性统计分析
对于定量资料(如身高、体重等),可以计算均数、中位数、标准差、四分位数间距等。例如,描述一组患者的年龄分布,如果数据呈正态分布,用均数和标准差描述;如果数据呈偏态分布,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描述。
对于定性资料(如性别、血型等),计算频数和频率。如某医院科室患者的血型分布,统计 A 型血、B 型血等的人数和占比。
推断性统计分析
根据研究设计和数据类型选择合适的假设检验方法。如果是两组定量资料比较,且数据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可采用 t 检验;如果不符合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可采用非参数检验(如 Wilcoxon 秩和检验)。对于多组定量资料比较,数据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时用方差分析,否则用 Kruskal - Wallis 检验。
对于定性资料的组间比较,如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有效率,当样本量足够大且理论频数符合要求时,可用卡方检验;不符合时用 Fisher 确切概率法。
相关分析用于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如研究患者的体重与血压之间的关系,可以计算 Pearson 相关系数(适用于双变量正态分布的数据)或 Spearman 等级相关系数(适用于非正态分布的数据)。
回归分析用于研究一个因变量与多个自变量之间的关系。例如,在研究患者的预后因素时,以患者的生存时间为因变量,以年龄、性别、疾病分期等为自变量进行 Cox 回归分析(生存分析)或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当因变量为定量变量时)。
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理解统计检验的 P 值的含义。P 值是在原假设成立的情况下,观察到目前样本数据或更极端情况的概率。一般来说,当 P≤0.05 时,拒绝原假设,认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 P > 0.05 时,不能拒绝原假设,但不能简单地认为两组没有差异,可能是样本量不足等原因导致。同时,要结合实际临床意义来解释结果,例如,虽然两组药物治疗后的某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差异的幅度可能在临床上并不重要。
进行敏感性分析(如有必要)
在一些研究中,如 meta - 分析或复杂的观察性研究,需要进行敏感性分析。例如,在 meta - 分析中,改变纳入研究的标准或统计分析方法,观察结果是否稳定,以评估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在观察性研究中,对于缺失值的不同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看是否会对主要结论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