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流程
《黄河之声》(CN:14-1039/J)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半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黄河之声》以广大教育界、科技界、艺术界、社科界工作者及大中院校师生为主要读者对象,主要报道教育类、科技类、艺术类、社科类方面的学术成果。
1.基金项目有则加。格式为“基金项目:基金名称(编号)”。论文若系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本刊将酌情优先发表。
2.每篇文章皆需500字以内“内容提要”以及关键词3-5个。
3.来稿须文字通顺,重点突出,层次清楚。需附结构式中、英文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
4.参考文献是作者撰写文章时所参考的已公开发表的文献书目,在文章内无需加注上脚标.一律按照尾注的方式标注在文稿的正文之后,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3],…。
5.来稿敬请附上作者简介、真实姓名、电话、详细通讯地址、电子信箱等个人资料。
佛教音乐传入中国后经过六百年多年的发展变化,终于在盛唐时期达到了辉煌的顶峰。由于国家经济强盛、百姓安居乐业、统治者高度重视佛教文化,使佛教音乐在此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而它独特的艺术形式音乐特点,也给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者:赵相宁 刊期: 2019年第14期
苗族歌谣在歌谣文化中有着非常高的文学价值和研究价值。但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高新技术产品的引入,如手机、电脑等开始充斥于大众的生活,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苗民出现了不会唱苗歌、不会说苗语的现象。一些曾经口耳相传的苗族歌谣,也出现了失传的危机。本文尝试对融水苗族歌谣文化进行文化价值以及传承意义的探析。
作者:韦舒元; 李文波; 樊亦辰 刊期: 2019年第14期
在民族音乐学的研究中,田野调查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是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途径和手段,对民族音乐学研究工作有着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田野调查作为民族音乐学研究的科学实践方法,必然要做好前期准备,正确应对文化隔阂,以便更好的为民族音乐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盖天骄 刊期: 2019年第14期
河南坠子是广泛流传、深受民众喜爱的一种曲艺艺术,是中原文化标志性的符号。但在全球化与社会转型的形势下,传统曲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河南坠子与众多曲种一样,存在演出市场萎缩、人才青黄不接、生存环境恶化等共性问题。为了结合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本文将从河南坠子的源流、发展与现状、传承机制、及若干思考四个方面进行研究,从而给河南坠子的...
作者:马龙 刊期: 2019年第14期
民歌中的衬词可以辅助正词表达音乐情感,渲染歌曲的气氛。对民歌衬词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歌唱者演唱时的表现力,更好地投入音乐氛围,感染听众。本文以扬州地区的民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简要地分析了劳动号子和抒情小调中衬词的外在语音形式及其来源,从发音的角度探究扬州民歌中衬词的特点。
作者:纪婕 刊期: 2019年第14期
各位学友,这个期刊是不是投稿就会通过初审? 看我很多投稿的朋友说,初审后被拒稿的也很多啊……
退修了三四次,基本都是格式和缩减字数,可能文章比较符合期刊主题。样刊是平邮,大家一定要写好自己的详细地址,越细越好流泪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
退得挺快,挺好的[流泪]
昨天联系了黄河之声杂志,杂志社说我的文章还在初审当中,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出结果,好急,菩萨保佑过了,过了
请问黄河之声杂志投稿时需要附单位介绍信吗?
等了好几个月,终于收到书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感谢黄河之声杂志编辑部大大,感谢~~感谢
等得好心急哟,编辑大哥大姐们,能不能快点审下我的稿子
9月中旬在投黄河之声杂志的稿,10月就通知录用啦,速度杠杠的。需要说的是,这本杂志的编辑排版很严格,录用后会有多次排版校对,编排质量很高,编辑工作非常严谨认真,值得赞扬!
文章接收速度还可以,我投稿的时间有些尴尬,恰逢是在放假的时候,耽误了一段时间。黄河之声杂志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地位,还是不错的。编辑老师也很不错,比较推荐大家投此杂志。